多方努力使我国已完全具备核电自主化能力
当前,世界核电正进入新一轮复苏期,其中,中国的核电建设速度尤为引人注目。
中国的核电建设不断提速。目前,全国已核准建设的反应堆数量已达24个,另有9个核电机组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。内陆核电厂址选址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。江西彭泽、湖南桃花江、湖北大畈作为首批内陆核电厂址,环评和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已经通过核安全局的审查。
有望进入核电设计能力最前沿,与速度和规模相比,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核电能力从无到有、从学习到创新的提升。
不仅中国可以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,还具备了以我为主、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。核电站运行、管理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在此基础上,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跃升期——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,力求在高起点上实现核电自主化发展的目标。
当前,这一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。据介绍,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平均将达到60%,从第五台机组开始设备可基本实现国产化。
而作为真正消化吸收AP1000核电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,内陆AP1000核电站设计也取得重要进展,据透露,到目前为止,内陆核电已完成总体设计工作。2011年可望浇注第一罐混凝土,2013年之后,中国的内陆核电将进入批量化生产和建设阶段。
随着AP1000技术的“落地生根”,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核电技术,2017年可望建成示范机组。
中国核电不走“超常规”之路
新一轮核电建设热潮,也引发了是否会出现“核电大跃进”的担忧。
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也表示,“在核电发展的规划、布局、项目审批上,将严格、科学把握。而把握进度的唯一依据就是,必须与我们的设计能力、建造能力、装备制造能力、运营管理、核安全监督保证能力及人才素质相适应。”
目前,国家能源局正抓紧组织起草《核电管理条例》,初稿已基本完成,《条例》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、厂址保护、科技研发、装备制造、业主资质、质量、核安全等方面,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。中国核电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也已开始推进。
在资源储备方面,据业内人士表示,中国天然铀的勘探和储存,能够满足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