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2020年我国核电比例将占5%以上
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步伐,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而有所减缓。 提高核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供给总量的比重,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
根据2007年10月公布的《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(2005~2020年)》,中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:到2020年,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,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;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当时的不到2%提高到4%。
目前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910万千瓦。“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。”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司长董保同透露,目前中国有11个核电机组,已建成浙江秦山、广东大亚湾、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。同时,在建项目有24个机组,2500多万千瓦。
据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布的数据,2008年11台核电机组全年发电量692.18亿千瓦时,上网电量为653.25亿千瓦时,同比分别增长10.11%和10.23%。
目前,中国核能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远低于美国、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。
据了解,目前中国运行及在建的核电站中,秦山核电站的1台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,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首座压水堆核电站;大亚湾核电基地是我国首座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建设的核电站;辽宁红沿河核电站、福建宁德核电站采用我国自主品牌CPR1000核电技术;浙江三门核电站、山东海阳核电站采用美国西屋公司核电AP1000技术。
依靠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,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能力,全面掌握了30万、60万、70万、100万千瓦各个系列装机容量,涉及压水堆、重水堆、气冷堆、快堆等各种堆型的核反应堆建造技术。
确保安全利用核能
在加快核电快速发展的同时,中国一向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,先后加入了有关核能安全的国际公约,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。
据国防科工局昨日公布的数据,中国核电企业没有发生过2级及2级以上的运行事故,核电机组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记录,与世界核电运营协会(WANO)9类11项性能指标对比,中国2007年以前投入商业运行的9台机组11项性能指标中有9项好于WANO中值水平,其中6项进入先进行列,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;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;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。
目前国家正在加强核安全监管建设。据国家环保部的消息,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,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多还旧账,少欠新账。今年年底前,全面发放放射线装置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,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设竣工验收工作。